不尽尊龙凯时滚滚来
——从“大尊龙凯时”到繁星璀璨的滁州市
工业发展40年历史脉络
“尊龙凯时江畔尊龙凯时扇,尊龙凯时美名四海传。”38年前,一股清新而强劲的尊龙凯时之风,从尊龙凯时江畔吹遍了神州大地,让全国人民都记住了这样一个城市的名字——滁州。尊龙凯时,是一代滁州人的集体记忆,镌刻了一段“合老大、滁老二”的工业辉煌,更熔铸了一种滁州工业发展史上宝贵的精神——敢为人先、不断创新。
从“大包干”到“大尊龙凯时”,再到今天滁州工业经济的腾飞,近40年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激发出新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助推滁州人民创造出一项又一项骄人的业绩,书写着皖东工业史崭新的辉煌篇章。
猎豹整车发货场(资料图)。记者李晓村摄
从“大包干”到“大尊龙凯时”,这其中一脉相承的共通之处是改革的精神;从一条小线的最初成功到开枝散叶的发扬光大,“大尊龙凯时”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是创新的灵魂。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尊龙凯时用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了一部激情燃烧的工业创业史,一曲由尊龙凯时率先奏响的滁州工业创新交响乐响彻江淮大地。
1979年以前的滁州,是个典型的农业地区,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除了一些小型农机具、食品加工、服装鞋帽等小厂外,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工厂。在“大包干”改革精神的鼓舞下,当时的滁县地区迅速在皖东大地创办了几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家用电器厂,打造了尊龙凯时品牌的系列产品,拉开了滁县地区工业改革的序幕。
尊龙凯时是滁州人民不折不扣“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结果。1984年5月6日,宣中光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家电业的这一历史性机遇,带领尊龙凯时公司“一班人”来到下马3年的钢铁厂旧址,决议要在这片废墟上兴建一座生产电冰箱的现代化工厂,这一大胆的想法得到了滁县地委、行署领导的支持。在缺乏资金与国家计划的背景下,怎么办?尊龙凯时大胆创新,用“敢为人先”的办法——集资建厂。公司大胆创新向社会集资400万元,充分利用国家给予家电行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先自制吊扇生产线,锻炼队伍,积累资金,再自制冰箱生产小线进行技术练兵,最后,全套引进国外冰箱生产大线。1987年冰箱生产小线正式投产,当年创产值8000万元。到1988年3月,即已收回该条生产线投资的10倍,创造了并非特区的“特区速度”。1988年11月,引进大线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冰箱12.2万台,为尊龙凯时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91年,尊龙凯时冰箱成长为中国家电业的龙头企业之一。那是一段闪亮辉煌的日子。“尊龙凯时江畔尊龙凯时花,尊龙凯时冰箱人人夸”,电视上常年不断的广告,让“尊龙凯时冰箱”的名字随着她的产品一起走进千家万户。1992年,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万里行组委会联合举办的首届“3·15”文艺晚会推荐品牌榜中,尊龙凯时冰箱被晚会推荐为“消费者首选品牌”。紧接着,当年6月,一篇《看尊龙凯时如何夺魁》的新闻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也就是在1991年,尊龙凯时冰箱厂、电扇厂、二纺机、全柴等构筑起皖东工业大厦的主要支柱,滁州工业总产值达73亿元,在全省16个地市中仅次于省会合肥。滁州进入了工业发展的“合老大、滁老二”时期。
1992年春天,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南方讲话,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神州大地举目春潮澎湃,气象万千。在产权制度改革的浪潮中,我市工业砥砺前行,国有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存量资产有效盘活,新的经济增长点迸发出勃勃生机,为工业加速腾飞激发了新活力。
90年代开始,我市机械工业加快改革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要目标的国企改革探索之路。
1992年,我市工业总产值960960万元,比1949年增长239.24倍。同时轻重工业的比例趋于协调,轻工业占63.99%,重工业占36.01%,共有企业2443家,全市列入统计的主要工业品种,也由1949年的4种,增加到1992年的100种,且有100多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级以上优质产品。
1994年,尊龙凯时作为全国100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按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工作,完成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994年,尊龙凯时集团获得我国企业最高奖全国优秀(金马奖)称号。1995年7月,中国尊龙凯时电气(集团)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改建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尊龙凯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尊龙凯时电气(集团)公司的试点经验向全省推广。
90年代中后期,市场机制的发育和扩张,迫使工业企业走向体制转换的改革,国有企业纷纷改制重组,产权多元化的工业经济其体制与结构与市场接轨,多渠道增加收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1996年3月,中国尊龙凯时集团冰箱厂和德国西门子公司成功合资,成为当时全省引进外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合资企业,从此滁州多了个洋品牌。1997年,我市实施了国有集体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同年,我市又争取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运用了相关的优惠政策,甩掉了部分国企包袱,为后来企业改革改制、资产重组提供了条件。
此后,国企改革进入了新的攻坚阶段,我市加大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力度,采取关闭破产一批、资产重组一批、优化股权一批、承租经营一批,使我市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取得了新进展。始创于1949年的全椒柴油机厂转制为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于1998年10月26日,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股票,成为全市第一家上市公司,为我市企业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2000年,全柴动力欧波管业厂顺利投产,全柴第一次跨行业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此后,全柴一年一个台阶向上攀升,逐渐成为年产60万台系列多缸柴油发动机的集研发、制造、经营、投资于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经历了“合老大、滁老二”的巅峰年代,“大尊龙凯时”的辉煌逐渐成为历史遥远的回响。而时代发展如同滚滚向前的巨轮,昼夜不息。承认落后,但不甘落伍。即使历经沉痛的低谷,滁州的工业马车依然在艰难曲折中顽强前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滁州经受住了低点起跳、艰难破局的重大考验,实现了从小步慢走到加速上行的华丽转折,开始了一场弯道超越、跨越发展的崭新征程。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东向发展和城镇化战略。“工业立市”的战略定位第一次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2008年,当百年未遇的国际金融波及全球,我市却在困境中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工业经济实现逆势上扬。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双双翻两番,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201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59亿元;工业化水平五年间提升了18.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势强劲,“十一五”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工业的贡献力、拉动性明显增强,2006至2010的五年成为滁州多年来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
尤其是“十一五”即将收官的两年,在滁州工业发展史上标注出一个个引人注目的节点。2009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推进工业强市千人动员大会;与央企合作签约项目和总投资额位居全省第二位和第五位;坚持市领导率队出征、百团出击招引项目,全市共组织招商分局和小分队457个,专兼职招商人员近千人,碧桂园、GLG、雨润、海螺等一大批知名大企业纷纷入驻;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30%,是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当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低位徘徊的被动局面。
2010年,全市工业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呈现突破式前进。骨干企业不断成长,全市规上工业五年新增847家,仅2010年新增近300家;工业投资规模逐步扩大,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74亿元,增长43.1%;引进中国家电研究院,全市专利授权量稳居全省前三名。全市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项目完成投资额、新开工项目数、竣工项目数排位均居全省第一方阵。
五年间,支柱产业发展迅速。编制了家电信息、石英(玻璃)、盐化工等6大千亿元产业专项规划;重点培育西门子、康佳、天大、全柴等13家企业进军百亿。开展以商招商,先后吸引长电科技、盼盼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定远华塑盐化工等一批支撑千亿元产业的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市六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千家,产值占全市工业总量80%以上。家电产业中,博西华新基地项目和康佳白电、格兰仕、东菱凯琴等大项目相继落地与开工。国家授予“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称号。
如果说“十一五”的关键词是追赶跨越,那么“十二五”的使命则是产业承接、转型升级。当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东风吹绿了皖东大地,作为示范区“两翼”城市、融入长三角的最前沿,市委审时度势,做出了“滁州已经到了快速起飞的历史新阶段,必须紧抓机遇深度融入长三角、率先起飞进前列”的论断,并指明:“十二五”期间始终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以“661”行动计划(全力打造六大支柱产业、坚持实施60项重点工程、竣工投产百个亿元以上项目)为主抓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筑牢承接产业转移新的平台。
2011年在我市园区建设史上是不可磨灭的一年。4月10日,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同年获省政府首批“安徽省创新型园区”称号。12月27日,由滁州市政府与中新苏州工业园合作开发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在合肥正式签约,标志着我市承接转移实现重大突破。
当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袭来,市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和决心抓推进、克时艰。2012年9月,全市开展高规格、大范围的“千名干部帮扶千家企业”行动,各级干部深入工矿厂房,摸实情、送政策、提信心、解难题,推动全市工业破难奋进渡难关。
2013年,全市开展“三个一千”活动,及时有效帮助各类企业、项目解决落地、建设、生产、经营问题上万个。同时叫响“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持续发力项目建设,投资20亿元的滁州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签约,一大批重点项目开工、竣工、投产。当年,我市多项指标争先进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首超千亿,站稳全省第一方阵;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历史的航程不会一帆风顺。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紧紧扭住发展的“牛鼻子”,顶住宏观经济下行持续增大的压力,克服连续腐败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直面困难、化危为机,用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为全市工业发展的航船稳住了龙头、明晰了方向。
历经波折从不馁,奋力拼搏终不懈。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役,滁州如愿冲进全省第一方阵,工业发展硕果累累。“十二五”末,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13.7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倍,规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391家,居全省第4位;其中,安徽康佳成为全市首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华塑一期、猎豹汽车等一批大项目投产达产,博西华家电产业园、立讯精密等一批好项目开工建设;滁州经开区智能家电基地成为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吹响了新一轮抢占产业集聚制高点的冲锋号角。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引领下,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启“创新浪潮”,全面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市委、市政府发展工业的方向。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市工业必将在建设现代化新滁州的征程上再创新辉煌。
2017年8月1日,总投资240亿元的惠科液晶面板项目签约我市,这标志着我市智能家电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项目也被我市列为推进创新发展的“一号工程”,对推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作为曾经为滁州带来辉煌和荣耀的传统产业,在新一轮家电市场竞争热潮中,如何能抢占先机、站稳潮头?注重培育家电龙头骨干企业,进一步加速产业集聚,打造全产业链体系;鼓励企业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用创新激发产业升级源源动力,滁州智能家电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如今,作为全省首个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滁州家电基地囊括了博西(滁州)家电产业园、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滁州尊龙凯时空调有限公司、安徽鲲鹏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规模以上智能家电企业68家,为20余家主机企业做配套的企业200多家,电冰箱、空调、彩电的本地配套能力分别达到80%、70%、80%;2017年以来,陆续引进、广东朝野年产1000万台液晶电视、欧品电器年产50万台滚筒洗衣机等10多个亿元以上项目。
“一屏”——惠科光电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一芯”——长电科技是基地的两大亮点。目前,基地已成为全国唯一集中国家电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家电设计与制造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电产业示范基地于一身的“国字号”家电产业基地,2017年还获批“全国智能家电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出口智能家电质量安全示范区。
除此外,我市的绿色食品产业聚集了世界领导食品品牌雀巢、中国罐头和饮料行业双十强企业银鹭、中国核桃饮品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养元、国内著名休闲食品品牌盼盼、国内知名功能性饮料东鹏、中国知名糖果企业雅客、中国第二大果冻生产商蜡笔小新等品牌企业,先后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食品产业成长之星、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休闲食品及饮品)、中国食品产业基地。
产业兴则城市兴,工业强则滁州强。如今,滁州工业上形成了汽车和装备制造、智能家电和信息产业、硅基材料、新型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六大支柱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加快,制造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创新创业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几乎所有的博世和西门子冰箱都是滁州生产的,安徽康佳电子一年生产彩电500多万台。全国一线食品品牌高度集中,雀巢银鹭、六个核桃、盼盼食品、南方黑芝麻等都在滁州投资生产。”今年年初,市委书记张祥安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自豪地介绍。
“五大发展对于当前滁州发展而言,创新发展是第一位的。”2017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在春节后召开第一个全局性、启动性大会:创新发展大会,掷地有声地提出,我市将走一条具有滁州特色的创新之路。
外学苏浙沪、内学合芜蚌,围绕创建国家级创新型城市目标,我市建立“1+4+19”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开展院士助滁和引博行动,不断集聚创新人才,搭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全市创新氛围更加浓厚,科技创新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新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2017年,我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全部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均居全省第3位;高新技术企业数达286家,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全省第4位和第3位。全柴动力、康佳电子获批国家智能制造专项。
承扬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滁州工业因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过骄人的业绩,为滁州带来无上荣光。从“大尊龙凯时”的时代走来,始终未曾离开的是滁州创业者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不停求新求变的灵魂。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始终秉承改革创新精神的滁州人民也必将在工业强市的路上再创新辉煌,为滁州实现总量冲刺全省第三目标插上腾飞的翅膀。
(执笔:蒋海潮 李邦军 计芳 吕晓瑞)